河海學子赴江蘇省宜興市開展“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調研
為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助力鄉村振興,河海大學鄉村生态調研科普團來到江蘇宜興,開展助推綠色發展,振興美麗鄉村社會實踐。通過調研實踐、訪談科普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同時探索宜興綠色發展的成功經驗,為鄉村振興貢獻河海學子的一份力量。
水源地生态保護是鄉村生态振興中的重要一環。實踐團首先前往宜興市生态環境局,當地工作人員向成員們介紹了宜興過去主要存在的環保問題以及對應的政策、解決方案以及實施成效。随後,實踐成員來到太湖邊,觀摩體驗了藍藻的打撈與清理工序,并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采集了太湖和東氿水樣并進行比對。在油車水庫調研期間,成員們向工作人員詳細了解水質情況以及平時的儲水放水情況,了解到當地政府已将該水源地保護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确保油車水庫水源地水質長期穩定、達标、安全,保障城鄉居民的飲用水安全,提升群衆幸福感安全感。
7月11日,為了解當前當地狀況,傳播生态保護理念,團隊成員們分别前往社區街道等地進行科普。在宜興市土城社區對居民進行科普宣傳,向他們強調了水環境在生态環境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宜興是個河湖衆多的城市,因此更需要注意河道的保護與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接着,團隊成員們前往恒基·譽珑島的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和宜興市步行街,通過科普宣傳漫畫和環保小遊戲,對廣大市民進行水環境保護科普,傳播綠色理念,提高公民環保素養。7月14日,科普團成員前往宜興市龍背山展開了保護環境,清理垃圾的志願活動,并向前來龍背山遊玩的市民分發問卷,調研其對當地生态環境保護措施和效果的看法和建議。通過采訪和問卷顯示,當地市民普遍認為宜興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當地生态環境有了顯著提升,同時市民滿意度也得到提高。
在此次環保科普和走訪調研中,即使烈日當空,溽暑未消,隊員們的實踐熱情也絲毫不減,他們學習探究宜興鄉村振興中的生态保護經驗,深刻體會到黨和國家對于鄉村生态的重視,更意識到環保事業需要紮實的人才儲備和從業人員的使命擔當。相信在不久的将來,作為“水之子”的他們一定能用自身專業知識投身祖國環保事業,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年力量!
圖文來源:“江蘇省宜興市鄉村生态調研科普團”成員
編輯:李天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