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母親河”實踐團赴小浪底水電站開展社會實踐
今年5月,河南和山東兩省政府簽訂了黃河流域首份省際橫向生态補償協議。為了解該協議簽訂後的實施細節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黃河流域生态環境的治理效果,伟德国际1946bv官网“情系母親河”實踐團在河南省洛陽市進行了社會實踐。
小浪底水利樞紐是黃河流域重要的生态環境保護項目。調研團一行于7月18日到達黃河小浪底觀景台,實地考察黃河生态環境保護效能;近距離觀看小浪底工程,實地感悟交流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宏大,結合目前黃河生态保護現狀進行交流,提出看法。從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黃河每年7月上旬進入汛期,小浪底水庫會根據水情開放閘口洩洪調水,根據汛情攔蓄洪水。在小浪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廳,成員們通過圖片視頻等資料深刻認識了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在治理黃河中做出的巨大努力,感受到“黃河甯,天下平”。從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本能沖動,到尊重規律、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黃河治理的實踐背後,體現出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之變。習近平總書記說:“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曆史也是一部治國史。”
為獲得有關黃河保護更為權威的解答,更加全面的了解小浪底水電站發揮的生态保護作用,成員們來到洛陽市生态環境局孟津分局進行訪談。在采訪過程中工作人員指出,協議的簽訂推動了政府治理黃河相關措施的實施。據相關的水質監測結果,最近幾個月黃河水質已經得到了初步改善,政府部門對兩省簽訂協議治理效果持有積極預期,對協議可複制性表達了支持的态度,期望陝西省和山西省也可以推廣,延伸到全流域。在采訪過程中,實踐團成員感受到了政府治理黃河的決心,盡全力将黃河流域打造稱成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在洛陽寺院坡村,成員們在村支書的協助下,邀請村民們進行生态環保科普。通過分發科普手冊和現場互動宣講,讓村民們普及生活中的節水護水和垃圾分類知識,成員們在普及中感受到村民對母親河深厚的感情以及保護黃河的信念。
黃河的保護,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黃河的治理,是安民興邦的大事;黃河的保護和治理,是流域人民歲月靜好、生活幸福之所在。通過為期五天的調研學習,成員們認識到了無數治水人士身上保護治理黃河,興國安邦的重任,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為時代新青年的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曆史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字來源:張丹妮 王維 萬新慧
圖片來源:胡珈豪
編輯:葉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