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千鄉萬村系列之河海學子赴揚州市江都區開展“千鄉萬村”環保科普及調研
為積極響應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觀,堅決打好生态環境保護攻堅戰”的号召,河海學子近日組成“千鄉萬村環保科普及調研”實踐團,在揚州市江都區開展環境現狀的走訪調研及面向各年齡階層的環保知識科普活動,緻力為“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貢獻一份力量。為将環保知識全面科普給當地各年齡階層的居民,實踐團成員分别前往小學、鄉村及社區等地,進行垃圾分類、生物多樣性環保知識的宣傳。
在江都區丁溝中心小學及麾村中心小學,實踐團為學生們系統地講解了垃圾分類的方法,強調了垃圾分類對于環保的意義,并鼓勵小學生們分享自己對于垃圾分類的看法,寓教于樂,讓小學生們将環保意識紮根内心。與此同時,實踐團前往丁溝鎮喬河村和麾東村,指導當地村民進行簡單的垃圾分類,并通過講解“生物多樣性”引導他們合理放生野生動物,以此增強居民關愛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念,形成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社會風氣。同時,為将環保意識傳遞給更多人,實踐團錄制了以“水資源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環保宣傳視頻,上傳至B站等網絡新媒體平台,轉發至各類學生和家長群,供學生與家長們觀看學習,增加宣傳面的廣度,以讓更多人知曉環保的意義,并參與進環保。
在丁溝中心小學宣講後與小學生們合影留念
向丁溝鎮居委會工作人員講解環保宣傳單
為了更好地進行河長制的調研,實踐團來到了江都區水利樞紐,在河長制辦公室兩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成員們學習了泵站設備的工作原理及該樞紐建設的重要意義,老一輩水利人的智慧深深地感染了實踐團的成員們。工作人員告訴成員們,在近三年的河長制推行下,整個江都區内,每一條河流都已落實河長制,執法人員通過整治亂排亂放、拆除違章建築、修複水生态、建立河流文化帶的方式,使得江都區内大大小小河流水質得到了明顯提升。
在江都區水利樞紐調研基礎上,實踐團在向丁溝鎮丁西村、喬河村和麾東村等地村民科普環保知識的同時,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相關人員的深度訪談。通過走訪與考察,實踐團發現各村的每一條河流都設置了河長制公示牌,而位于喬河村的一所沙石場、丁西村的一所化工廠也都關閉,如今各村河流的水質狀況明顯改善。但在垃圾分類方面,村民對于垃圾分類的意識較為薄弱,村莊也沒有相關設施,在與居委會工作人員交流後得知,當地政府已逐步推進垃圾分類設施的建設工作,垃圾分類的全面落實指日可待。居委會工作人員對實踐團付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贊揚,期盼成員們能充實自身,将來運用所學知識為家鄉的環境保護作出一份貢獻。
邀請丁溝鎮居民填寫環保調查問卷
麾東村河長制尋訪
至此,赴揚州市江都區開展千鄉萬村環保科普及調研活動的行程圓滿結束。在環保科普和走訪調研過程中,實踐團全體成員都意識到無論是治水還是環保事業,都需要從業人員有情懷、有思想、有擔當、有學識,作為河海學子,他們更要秉承“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校訓精神,參與到社區、參與進基層的工作中,用專業知識投身強國偉業,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一份青年力量!
圖片來源:劉昕怡 金輝 姜峰
文字來源:劉昕怡 姜峰 徐何一晨
編輯:阚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