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黃河流域生态保護”系列之一文化發展與水資源保護調研
來源: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發布時間:2020-08-19
2020年7月21日至7月27日,“黃河調研小隊”在包頭市開展黃河流域文化發展與水資源保護的調研活動。為發揚黃河文化、保護水資源,在該市九原區進行了相關的調研。
調研團集體到黃河周邊進行了實地考察,觀察到黃河水污濁性比較高,靜置10分鐘左右才可澄清。調研團還參觀了黃河謠博物館,通過和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的對話,調研團了解到,黃河謠博物館是内蒙古自治區首家反映中國黃河文化、民俗曆史的民辦博物館。館内以包頭曆史民居為原型,再現了200年來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勞動場景和傳統工匠手藝,處處景緻均旨在展現黃河沿岸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曆史,打造工匠精神的家園。
與村戶進行了解
在了解過以上信息之後,調研團又與當地農牧林水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簡單了解。在交談過程中,調研團發現,包頭市農業灌溉平均用水量為50m³/畝,雖然鄰近黃河,但卻不使用黃河水進行農業灌溉的原因有:①黃河水灌溉成本高,主要包括電費和人工費②需要購買黃河水使用權③地下水較充足。
對話相關負責人
調研團通過此次實踐活動,結合實地調查,發現雖然近年來黃河的水質以及周邊環境大大改善,但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①水質水量水結構問題多②局地生态服務退化問題大③生态環境潛在風險高④生态環境治理投入保障難。針對發現的問題,實踐團隊提出了一些建議:編制黃河流域生态環境治理法規、完善生态環境保護市場機制、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健全生态環境治理協調機制。實踐成員在訪談交流、實地考察中提升了交流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全民節約糧食、節約用水、倡導綠色生活的社會責任感。調研團将為國家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繼續獻出自己的力量。
圖片來源:張子涵 劉仲雄
文字來源:韓清雲 唐純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