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黨——愛水護水節水實踐活動
青春心向黨——愛水護水節水實踐活動
水,是地球的血液,是地球的命脈。現今中國的水資源分配非常不均衡,也極度短缺。河海水之子,該如何結合自身專業來為國家愛水護水節水事業出一份力呢?我們現在就來看看伟德国际1946bv官网水之子們是如何通過實踐活動為愛水護水節水貢獻自己的力量的。
問題1:為什麼想做這個項目?
張旭:河海大學一直以水為特色,在“長江大保護”的背景之下,我們團隊選擇了愛水、節水、護水實踐調研主題,前往宿遷市泗陽縣開展工業廢水治理調研。
秦菲:蘇州高新區由于自然地形及城市建設拓展等原因,大部分河道水質常年指标為Ⅴ-劣Ⅴ類,遇到高溫季節部分河道發黑發臭,影響城市居住環境。為改善河道水質,提升城市品位,從治黑向水環境提升縱向推進,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複、活水保質的基本技術路線,高新區采取引水暢流工程措施,溝通城鄉河網水系,打通斷頭浜,改善水動力條件,恢複城市河道生态功能。至今為止,該工程成效顯著,值得借鑒。但是解決黑臭水體問題的根本是控源截污,少排污染才是關鍵。因此我們團隊計劃借這次機會提高人們愛水節水護水意識,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水體黑臭問題。
王志豪:因為本身作為給排水專業的學生,污水廠是畢業後主要的工作去向之一,并且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所以無論是在就業指引上還是基于公民的基本素質要求上,這樣的課題都是十分恰當應景的。
問題2:項目實踐過程中有什麼有趣或者難忘的經曆嗎?
張旭:在整個過程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開展問卷調查時候。當時,我們剛剛采訪完一位居民,一位賣西瓜的大叔看到了我們,然後主動向我們反映周邊工廠的情況。我們沒有想到一位賣西瓜的大叔也會對周邊生态環境如此地關切。
秦菲:實踐第一天我們在蘇州市河道管理處在盛科長的帶領下近距離觀察了船閘結構工程,并初步認識了船閘的自動化控制模式,其操作過程體現出的我國科技飛速發展及科技的廣泛普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志豪:實踐過程中,我們抵達城北污水處理廠時,處理廠沒挂牌,我們就在門口兜兜轉轉,經過一番周折才成功找到了處理廠。
問題3:在實踐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呢?如何解決的?
張旭:我們低年級大學生實踐團隊由于專業知識不足,很難對社會實踐單位帶來實際的幫助,所以許多單位并不願意花時間來跟我們合作,為我們提供相關的實踐機會。如何說服實踐單位跟我們建立合作,是在整個實踐的準備階段就會遇到的巨大難題。
秦菲:為了了解高新區居民們對高新區水質近年變化的看法,成員們決定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同時也向居民們宣傳愛水節水護水的意識,然而在發放線下問卷的時候,我們遭到了幾位居民拒絕,因而有些氣餒,不敢再主動上前去調查與宣傳。但是後來我們意識到,如果無法了解居民的看法無法宣傳愛水節水護水意識,我們的實踐調研就失去了意義,于是成員們互相加油打氣,最終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
王志豪:困難主要出現在最初課題的商定上,當時我們進行了很多次會議,研讨出了第一課題和許多備用課題。但是畢竟是第一次實踐,難免會出現好高骛遠脫離實際執行難度的問題,最後這些課題被指導老師全部否決。當時确實出現了迷茫,但大家都沒有放棄,團結一緻最後還是成功解決了問題。
問題4:實踐的成果或收獲問題
張旭:通過對三天調研活動的總結,我們發現雖然民衆很關心生态環境的保護,但是實際上參與度較低。政府應當加強與居民的合作,共同開展對周邊企業的監督,保護人民群衆安居樂業的家園。
秦菲:我們向部分高新區居民宣傳了愛水節水護水意識,至少提高了我們所接觸到居民的水環保意識。我們還向附近村莊提出了水環保方面一些建議并得到了領導的認可。與此同時,同學們走下課堂,走出校園,努力将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本次實踐活動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未來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王志豪: 我們參觀了無錫與河海大學合作的所有污水處理廠,并了解其大概操作步驟,最重要的是了解到了他們提标改造的具體措施,且拿到了處理廠的水質數據。本次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實踐經驗,更使我們深切體會到:作為河海大學的水之子,應思水之宜,努力将自己所學的知識投入實踐,踐行水之子的職責,為國家打赢“藍天碧水保衛戰”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問題5:如何使團隊通力合作?
秦菲:隊長尋找志同道合的隊員,并且認真轉達活動宗旨,按特長均衡分配任務,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或理念上,流于形式的理念很難讓大家發自内心的認同,所以尋找隊員的共同願景是很必要的。
王志豪:首先,在我看來一個團隊并不是胡拼亂湊的組合體,團隊關系的建立需要一個較長期的磨合過程。我們小組的大部分同學都曾經在一起合作完成過微電影坤下國度的制作,有一起合作的經驗。其次我認為讓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真正所學才是最重要的。最後,團隊也需要一個有主見的領導者,确定前進的大方向并領導團隊高效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