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集村的小水滴暑期社會實踐第三天
2016年7月10日,環境院赴徐州市馬集村小隊再次來到馬集村,今天小隊主要來到銅山區伊莊水廠與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同時繼續環保科普宣傳和向村民們了解農業相關情況。
早上天氣涼爽,陣陣清風吹來帶來絲絲涼意,在兩個多小時的漫長路途之後,我們再次到達了馬集村,經過昨日馬集村村長的介紹,我們找到了銅山區伊莊水廠兼水利站。向值班的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後,他非常熱心地為我們提供了該地水庫水位、水庫曆年特征水位蓄水量、水庫下遊洪水頻率和水位表等一系列詳細數據并且進行簡單介紹,這為我們接下來探究故黃河改道對農田灌溉影響的課題做出了有利的數據支持。
走訪水利站,收集水庫資料
從水廠出來後,隊員們在村落裡尋找空白牆壁繼續張貼“千村萬鄉環保科普行”對農田化肥農藥使用情況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的海報,由于村裡的部分老人和孩子不識字,我們還用當地話向他們口述了一番,受到了很多村民的歡迎。有村民表示他們在化肥農藥方面投入很多,但問及是否對農作物産量增加有很大幫助時,他們也沒有肯定的說法。隊員們上前詢問正在田間耕作的大叔,大叔說他已經種了三十多年地了。隊員們了解到當地化肥主要使用尿素,平均每畝需花費三四百塊錢,污水直接排放到溝渠中,村戶用水來源有自來水和井水,井水很幹淨。平時的生活垃圾會放到一起,有專門的人員來收,但生活垃圾随意丢棄的現象仍普遍。
張貼海報,環保宣講
把海報張貼完畢後,我們又踏上了803公交返程之路。在路上,小組成員興奮地讨論着今天得到的收獲,到此,我們小組的暑期社會實踐也接近尾聲,之後将進行資料的整理和活動的總結工作。
此次的社會實踐我們小組收獲頗豐,不僅在馬集村進行了環保知識的科普,還獲得了該地閘管所、水利站單位的數據支持,相信這次的環保之行會給當地村民的生活帶來或多或少的幫助,也為我們小組的各個成員增添了一筆寶貴的财富。
環境院赴徐州市馬集村小隊
2016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