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鄉萬村——農産品生産與農村生态環境的互作機理調研團
2016年07月8日上午8點,我隊成員于河海大學南門集合,一起拍實踐出征合照。期間,還受到了校團委陳偉剛書記的熱切關懷,在了解我們團隊的基本情況後,書記特地囑咐我們注意安全。
當天上午8點半,我隊成員一起前往河海大學緻高樓集合,集合完畢後分散成若幹小隊,分别對學生,超市阿姨,食堂工作人員,食堂經理等人發放調查問卷,問卷涉及内容廣泛,從最基本的購買食品渠道到獲取食品安全知識的途徑再到農産品使用化肥的情況等等,所以隊員們耐心的解釋各種名詞的意義以及我們此次問卷調查的目的。調查過程中,同學們都積極參與我們的調查。遇到不識字的阿姨,我隊成員盛冬雪一直很耐心的把所有的文字都念給阿姨聽,幫助阿姨完成了問卷。同時我們也請到了能夠代表河海大學六食堂的食堂經理參與我們的調查,食堂經理在認真的閱讀和思考之後填寫了調查問卷。
測繪專業同學在填寫調查問卷 團隊成員在采訪等待就餐的同學
此次調研涉及到的年齡段很廣,涉及到的行業差别很大,同時也有餐飲工作人員的代表食堂經理的參與,因此此次調查結果應該具有普遍性的同時具有代表性。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總結發現,學生對于農産品安全的關心程度以及途徑都比其他的社會成員來得廣泛和深入。其中,學生接觸網絡與講座的幾率比較大,但是有關農産品安全這一塊的講座幾乎沒有聽說過或者參與過。這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可以結合相關知識為同學們普及這一塊的知識。另外,食堂工作人員,超市阿姨表示除了電視、報紙等媒體外基本很少接觸到相關知識,對食品法也隻停留在通過但未了解的階段,由此,可以看出,推行普及農産品安全的相關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食堂經理作為食堂的主要負責人,對農産品的安全相對而言更為熟知與了解。
經過一天的問卷調查,不僅同學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提高了對農産品的關注度;還向周圍的同學以及社會人員普及了相關知識。實踐的第一天,團隊成員都覺得很有意義,對接下來的幾天實踐都充滿了熱情與期待。
農産品生産與農村生态環境的互作機理調研團
楊曉倩
2016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