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環境院内澇小分隊
2015年7月15日,河海大學環境院内澇小分隊去往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了解南京市整體建設情況和正在進行的各種規劃和目标。
下午三點,河海大學環境院内澇小分隊到達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在感受南京市發展的同時了解南京市的綠化生态園和排水設施和系統的分布情況。據小分隊了解,從中心城區空間布局來看,整個南京市市中心和周邊地區以住宅和商業用地居多,綠地和生态綠地所占比重較少。而從都市區空間布局來看,市中心大部分地區均為高乃至最高強度開發用地,難以将其進行大規模改造。面對這樣的局面,南京市正在實施“老城添綠”的計劃,力求實現“開門見綠,推窗見綠”,重點增加為居民日常生活服務的基層綠地,提高居民身邊綠地的公共性和可達性。從目标來看,這個計劃旨在給居民生活增添更多綠色,而從排澇方面來看,綠地的增多可以增大都市的儲水量,以減輕強降雨時雨水給排水系統帶來的壓力。同時,南京市也在修建各類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如林蔭街道、濕地、公園、自然植被區等開放空間,實現自然的方式控制城市雨水徑流、減少城市洪澇災害、保護水環境。綠蔭道規劃和主城慢行交通規劃也是一石二鳥,不僅可以提高公民的日常生活環境質量,也可以在雨水天做到防澇的功能。
參觀結束以後,小分隊認為,盡管南京市仍然存在着内澇的現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這些計劃的一步步落實,内澇一定會逐年改善,給居民們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河海大學環境院内澇小分隊
2015年7月15日